Ever

剧作课故事分享

2025-06-08 · 5 min read

总体上我还是很积极地凭着直觉在构建自己「应该的生活」,只是,尽管,我仍然清楚明白看到我的怯弱、逃避、不负责任和懒惰。

「如果你对什么都不在意,那你就没有自我了啊」
「既然没有选择死亡,那你还是要真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起来」

在良渚村民学堂参加的电影剧作课,与我一开始想象的差不多,它不是教与学,它更像是提供了一个空间、一段特定时间,让你找到一群人,一起聊聊具体生活之外的议题——对电影和生活的想法。或者说,也就是一个让你表达的机会。
第二堂剧作课的任务,是写一个有感触的moment,以下是我的作业。

(水渠和桥)
“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小时候记忆里的一个moment,我在小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,当时家里是自建的两层小楼,周围是一片麦田,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景观——稻田夏天绿油油的,到秋天就黄透了;有时候前一刻还空着的田,可能没过几天就会冒出密密的禾苗,热热闹闹地长起来。”

“家门前有一条小河,河上分出一条水渠,沿着稻田的边生长,河里流淌的水都会经过这条水渠,灌溉进田里。夏天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光着脚站在水渠里,让清凉的河水没过脚踝,那种感觉特别舒服。

“河上有一座石桥,像是村头的公共剧场。每次桥两边的人刚巧路过这,都得打个照面,动作夸张地聊一会儿天。我在水渠里玩水的时候,经常转头看向桥面,桥上的人影背着光,活像是一出皮影戏。”

桥上一般不会单独有一个人,如果没碰到熟人,大家也就匆匆走过了,除了那个傻子。

(傻子)
傻子是村里人都避之不及的怪人,大概三四十多岁,高个子,他的头发很黑,像是很久没洗过,结成一绺一绺的。

“奶奶每次见到他,就会赶紧把我拉走,低头告诫我:‘别过去,那是傻子,他要是跟你说话,你别理!’

但我那会确实一点也不怕他,因为每次跟他目光对上的时候,他都会冲我笑,那个笑容看起来一点恶意也没有。不过我也不会跑过去跟他讲话,他好像确实跟我们都不一样,不然怎么会感受不到天气的冷热,不管冬天夏天,总是以一个仿佛定格的模样出现?

“后来我们搬走了,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去。每次回去,我还是能看到那个傻子偶尔在街上晃,经常坐在桥上看着河水发呆。”

“直到前几年,有一次我回去,突然想起好像很久没看到他了,就问爷爷奶奶:‘那个傻子呢?’他们告诉我,他前两年死了,现在家里就剩他妈妈一个人。”

“年夜饭上,外面鞭炮连天,爷爷跟我讲了他的故事

(真相)
爷爷说“他小时候根本不傻,很聪明一个小伙子。他们家算是村里的大户,那会儿半个知识分子!他爸爸是村里的会计,在当年算是个体面人。但就那会(爷爷压低了声音)有一次,听说他爸撞见了村里领导跟下面的人搞上了,这事不知怎么还被领导发现了。再后面…他爸就被打成了‘反革命’,拉去批斗了。”

“那时候傻子还小,村里人跟他说:‘你爸正在挨批呢!’他跑去看了,结果亲眼看见他爸正在被虐待……就那一下,他当场就疯了,后来他就一直这样了,直到前两年死了。”

第二天,我特意去桥对面看了眼傻子的家——是一栋三层的老楼,比村里其他家的房子都大,有一个气派的铁门,也早早生锈了。望过去看院子特别大,也特别空,一片荒凉。”

(最初的画面)
“现在想起来,那个瞬间在我脑海里变得更加清晰——我站在水渠里,水凉凉的,流过我的脚;然后我转头看到桥的那边,傻子在桥上坐着,看着河水发呆。那时候我不知道他的故事,只是觉得夏天很热,水经过我的脚很舒服。”

“后来再回想那个画面,就感觉……那水好像不止是很凉。河水载着他的目光,流过这条小河,再经过这条水渠,还有一些很沉重的东西,在我的皮肤上,慢慢流过去了。”

身边的稻田在流经的河水,年复一年的灌溉下,青了黄,黄了青,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景观,像是永不停歇的时间。而他,却被永远定格在了那个时候。